感谢学部领导和英语组全体同仁的的信任,本学期让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市教研室组织的“名师送教、同课异构”教学活动,赢得大家好评,教学思路开阔、资源丰富、教师有水平、成长快,这些褒奖正是同事们给我巨大帮助的结果,更是我们英语组全体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晶,再次感谢家人们的帮助。本次活动透过对同样资料不同教法的把握,成功地为我们带来一个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,在与田家炳中学刘琪老师的同课对比中,探讨教学的艺术,交流彼此的经验,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学到同仁的优势。曲阜英语教研室宋玉忠主任独到精辟的评课让我如同洗礼。 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,因为此次公开课是Reading部分,主要任务是掌握阅读技巧和一些知识点,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。总的来说,我对文本的处理太浅显没有深入探索,对课堂的控制也过多。 首先是学习目标的展示问题,在兴趣导入视频之后,阻断了学生提起兴趣来想要继续探究的欲望。我非常认同宋主任教导的话:“心中有目标,并非强展示。学生心中有学习目标,教师心中有教学目标。所以目标的展示,或者是放在课前,或者是课后检测。” 然后是Listening&reading环节,我是按2a的设计,问学生文章大意,但是文章的大概如果没有预习过的话,总结起来会比较难。学生应当通过不断地阅读理解再进行猜测大意。该任务的顺序略超出一般阅读水平,但是可以通过图片和标题大胆猜测。在听力结束之后,再进行title以及key words的猜测以及推导,逐步渗透Predicting的技巧。 在推进课的过程中,节奏过快,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文章,让其有沉淀思考的时间。宋主任指导说:“年轻老师的通病是对课堂的控制欲太强,环节接着环节太过紧凑,完成任务的心比较重,不妨多注意一张一弛,给学生留出更多自己独立思考沉淀的机会。”我深以为然。 在接下来阅读策略环节中,要强调不是为了策略而策略,应该顺应阅读习惯,要“顺理成章”地问出“是如何发现答案的?”然后再渗透反思得到答案的过程。可以通过关键词,到关键词组,再到关键句的拓展来流畅复述。 对于在寻找文章细节问题的答案中可能出现的生词以及重要知识点,应当在文本处理之前,或者之后自己去感悟。再插入超链接来处理生词,会打断学生整体的阅读探究思路。另外互动不要多,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,必须要多读,多自己读。 在最后的作业布置以及堂清作业答案展示上,不要出现PPT的无关动作以及声音,会影响同学们的注意力。如果在以后讲进行时的单元时,图片一定要用动态的,以此来展现正在进行的动作,如不是正在进行时,要用普通图片。 总结来说,整节课三大问题必须反思改进:一是我个人对课堂的控制太强,没有留太多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,课堂太过于紧凑。其问题主要还是教师本位,以及环节任务安排过多。以后应该学会一张一弛,在激情导入、引发思考、双基讲解之后不要马上检测提问,应该让学生学会沉淀,促进知识的内化。另外,在环节设置的顺序上,应当遵循阅读规律,环节不宜过多。二是课堂情节线还不够鲜明,主要是关键词提示上没有明示。此后应该明示关键点,即使是相关技巧已经学习过,但还是要多渗透,一遍遍加深记忆,以此主体思想来串联整堂课。三是在课堂环节设计上,要“自然流露,让学生的各种活动和思考处于自发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。”因此,以后要加强学生学习心理过程的研究,仔细钻研教法。 反思这次教研活动,我感到: 一、拓展了视野,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。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,每一位都有他的优点,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,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、更完善地表现自己。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,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。在相互听课过程中,其他教师的教育机智能够被相互体会。 二、智慧碰撞,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。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,我们组的同事像家人一样给了我很大支持,我们就每一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,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,发表对听课的感受和看法。经验丰富的杨主任和徐老师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。年轻的同事,王楠、王露、孔燕、马宇飞和崔佳敏老师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我,给了我巨大帮助。思想的碰撞、讨论的深入,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,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。 三、相互比较,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。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。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,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,完成了课标目标。二是从现场效果看,学生的用心性、主动性、创新性是否被激活,学生是否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。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、同行和专家的评议,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,提出今后改善和完善的设想。透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,教师不能越俎代庖,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,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;而应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,循循善诱,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、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。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,重视课堂生成,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,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,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。这是当前新课改的必然趋势,如何做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,又站在对话者首席的位置,是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。而在导学教学中则全部的资料都由学生自行完成,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。 四、更新观念,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。在交流与研讨中,我发现自身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,个性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,还不能很好落实到课堂教学上,缺乏理论的高度,不能站得高、看得远,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,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,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。 透过本次活动,我在教学上得到了一次大大的磨练,潜力得到了很大提升,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,我会借鉴别人的长处,不断在实践中探索,不断反思总结,不断改善课堂教学。
〖编辑:白水翁〗 |